民间谚语 品味人生 人生命运 五行养生 能量保健 心理健康
您的位置 >> 易德轩首页 >> 养生 >> 人生命运 >> 敬神信佛《命理探源》的"心命歌",
敬神信佛《命理探源》的"心命歌",
责任编辑:(易德轩小编) 来源:(养生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次 更新日期:2021年12月19日 >> 进入社区

  有网友在网上提问有关于敬神信佛的问题,易德轩小编针对这个问题为你提供该问题的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心命歌
  
  人的一生, 不顺与拂逆难免, 但多行善事, 敬神信佛, 救生放生是会增加福海,并荫及子孙的. 现摘录《命理探源》里的"心命歌", 送给大家。
  
  心好命也好, 富贵直到老. 心好命不好, 天地终有保.
  
  命好心不好, 中途夭折了. 心命俱不好, 贫困受烦恼.
  
  心乃命之源, 最要存公道. 命乃行之本, 穷通难自料.
  
  信命不修心, 阴阳恐虚矫. 修心不听命, 造物终须报.
  
  李广诛降卒, 封候事虚杳. 宋祁救蝼蚁, 及第登科早.
  
  善乃福之基, 恶乃祸之兆. 阴德与阴功, 存忠更存孝.
  
  富贵有宿因, 祸福人自召. 救困与扶危, 胜如做斋醮.
  
  天地有洪恩, 日月无私照. 子孙受余庆, 祖宗延寿考.
  
  我心与彼心, 各欲致荣耀. 彼此一般心, 何用相计较.
  
  第一莫欺骗, 第二莫奸狡. 萌心欲害人, 鬼神暗中笑.
  
  命有五分强, 心有十分好. 心命两修持, 便是终身宝.

  敬神信佛《命理探源》的"心命歌",

敬神信佛《命理探源》的"心命歌", 

  命虽已定, 运也难改, 但积极主动的人生观和适时的趋吉避凶, 是会裨益于人生的. 持明居士说:"裨由知命而达命, 由达命而造命, 由造命进而再解脱生死轮回,不再拘泥于命理, 五行, 而能回向上乘." 又说:"命理精深缜密, 推算繁难, 昔孔子罕言命, 子贡叹天道不可得而闻, 岂无故哉. 知命最难, 造命实易, 但尽人事, 莫问天道. 先哲有云: 命能使人穷, 但不能使穷者不奋其志; 能使人贱, 但不能使贱者不砥其行; 能使人富, 但不能使之贷之以修德; 能使人贵, 但不能使其勉之以慎操, 岂非人不听于命之隆污, 而命实受损于人. 夫闻道者, 不为命之所囿, 而能造乎命者也,且能断己命源之根本以出没于命所不及之处. 人天三界, 随意寄托, 而得到真正的自由, 若规规然以听天任命为宗, 也将终于随业流转而已, 莫之所出, 徒乎奈何!"
  
  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冥冥之中的天意深不可测,人是永远无法与上天争强的。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人不相信天命,认为命运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掌握,殊不知“顺天者逸,逆天者劳”,顺其自然诸事易成,逆天而行者必将劳而无功。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一句既通俗,又带有很强哲理性的成语,道破了世间成功的玄机!凡事皆有天意,一件事的成功并非取决于人付出了多少努力。人有百算,上天只有一算,但是这一算却决定了最终的结果。“人谋”是过程,“天成”是结果;“人谋”在前,“天成”在后。人世间有许多事,即使费尽千辛万苦,结果总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就是人谋之后终由天意给出的结果。由此可见,一个人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所能达到的程度是有限的,而天时、地利、人和等外在环境的这个 “天”,对于人的影响却是巨大的,那才是决定一件事情成败与否的关键。
  
  一个人无论小时候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想当工程师、教授、科学家也罢,想当画家、作家、诗人也好,那只是他自己的美好梦“想”而已,最后为他安排工作的是别人,不是他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人们经常在生活中体味到的是身不由己,想干的事不能干,不想干的事干不完,所以人的一生无法随心所欲,总是处于被动之中,处在天意的制约之下。
  
  人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也必然要遵循自然规律。为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而破坏自然环境就是逆天而行,其结果必将是距离幸福越来越远。但是因为人们往往拥有太多的欲望,从而最终迷失了自己。强求而不合时宜,必遭受挫折和失败。历史的发展是神的安排,人世间的任何事都有天意存在。知天命,顺天意,随遇而安,不强求任何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万事顺其自然常怀感恩之心,就必然能悠然自得、潇洒一生。2


-------------------------------------------------------

易德轩大师网上线:【找大师网】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你有什么看法,可以到社区发帖交流热议:【问答热议】

养生小知识 易德轩网
养生
养生 易德轩网
易德轩商城 直播教学
铁笔专栏 开运测算
风水装修设计 自助取名字
帮助中心 | 分类导航 | 网站地图 
易德轩网 2006-2019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05112号-2)